如何通過分區規劃提高砂漿實驗室效率?
更新時間:2021-03-26 關注:1785
中小型砂漿實驗室,按照功能分區,將房間和實驗臺科學規劃,既便于操作和管理,又能顯著提升效率!
原則:干、濕分開,動、靜分開。
1原料區(干、靜)
墻架上或桌架上,放置添加劑,同類添加劑盡量放在一排。如圖:
主料如水泥、砂子、重鈣等放在專門房間的架子上,或實驗桌下,并防止受潮(注:所有國標中,要求做實驗時,樣品要在同溫室內靜置24h)。如圖:
2稱量區(干、動)
電子秤靠近主料儲存箱和主要添加劑。如圖:
3攪拌區(濕、動)
攪拌區靠近稱量區,效率高。
4成型區(濕、動)
成型區面積要大一點。
5養護區(濕、靜)
桌面、養護架、養護箱、養護室、室外等,都是養護場所,必須是單獨空間。
6測試區(干、動)
一般在儀器室完成。小型常規儀器和精密、貴重儀器,根據使用頻度或要求,放在合適區域。如圖:
7樣板區(干、靜)
是樣板架,有燈好。日常實驗,要有意識的按照樣板的要求做,不斷積累樣板,并在樣板上做好標記,以便客戶一目了然地了解產品信息、測試結果等。沒有什么比樣板更直觀、更能引起客戶的注意,要高度重視!
8工具區(干、靜)
工具靠近水槽,墻架上分類分層放置,怕潮工具放上層,不怕潮工具放下層,取時方便,用完放回。如圖:
9白板區(干、動)
將每天必須要做的工作寫在白板上,學習和討論也在此進行,實物感強,效率奇高!
-
上一篇:外墻保溫節點做法圖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