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標準——磷石膏中磷的測定(下)磷釩鉬黃雙波長光度法
更新時間:2021-01-26 關注:1475
參考資料背景
JC/T 2073—2011《磷石膏中磷、氟的測定方法》
1 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磷石膏中附著水、總五氧化二磷、水溶性五氧化二磷、總氟、水溶性氟含量的測定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以磷礦石為原料,濕法制取磷酸時所得的,主要成分為二水硫酸鈣(CaSO4·2H2O)的磷石膏。
注:本文僅介紹磷的測定方法之磷釩鉬黃雙波長光度法。
2 試劑和材料
分析過程中用水應符合GB/T 6682中三級或三級以上水的要求;所用試劑應為分析純或優級純試劑。
分析中所用的酸,凡未注濃度者均指市售的濃酸。用體積比表示試劑稀釋程度,例如:硝酸(1+5)表示,1份體積的濃硝酸與5份體積的水相混合。
3 儀器
天平:感量為0.000 1g。
分光光度計:可在400nm~700nm波長范圍內測定溶液的吸光度,附有10mm比色皿。
恒溫干燥箱:量程為室溫~300℃,精度±1℃,附溫度自動控制器。
4 附著水測定
稱取約1g試料,精確0.000 1g,放入已烘干恒重的帶有磨口塞的稱量瓶中,于(40±2)℃的恒溫干燥箱內干燥2h(烘干過程中稱量瓶應敞開蓋),取出,蓋上磨口塞(不應蓋得太緊),放入干燥器中冷卻室溫。將磨口塞緊密蓋好,稱量。再將稱量瓶敞開蓋放入恒溫干燥箱中,在同樣溫度下干燥30min,如此反復烘干、冷卻、稱量,直恒重,精確0.000 1g。
注:試料均為混勻研磨過的標準樣。附著水含量(W)等于烘干前后質量差除以烘干前試料質量。
5 磷釩鉬黃雙波長光度法
5.1 原理
5.2 試劑
5.2.1 顯色劑
稱取7.8g分析純偏釩酸銨于640mL硝酸溶液(1+1)中,用水稀釋1 000mL;再稱取102.6g分析純鉬酸銨于水中溶解后稀釋1 000mL,然后等體積混合、混勻。
5.2.2 磷標準溶液
準確稱取于105℃~110℃干燥恒重的優級純磷酸二氫鉀(KH2PO4)1.917 5g于1 000mL容量瓶中,加入適量的水溶解并加入濃硝酸2mL~3mL,混勻,再加水稀釋刻度,混勻,此溶液含五氧化二磷1.0mg/mL。
5.3 標準曲線的繪制
用移液管移取1.0mL、2.0mL、3.0mL、5.0mL、10.0mL的五氧化二磷標準溶液,分別于100mL容量瓶中,加入10mL硝酸溶液(1+1)及40mL水,搖勻,加入15mL顯色劑,用水稀釋刻度。靜置30min。空白試驗除不加標樣外,其余同上,用于調整分光光度計的透光率為100%。
用分光光度計,10mm比色皿,在波長480nm、500nm分別進行測定,讀取吸光度,精確0.001,計算兩次吸光度差。以五氧化二磷含量為橫坐標,吸光度差為縱坐標,繪制標準曲線,或者將測定數據輸入計算機回歸處理,得吸光度差回歸方程。
注:波長改變時,每次測定必須用空白樣重新調整透光率。
5.4 總五氧化二磷的測定
5.4.1 試料的分解
從上文中測定附著水所用的磨口瓶中稱取3g試料,精確0.000 1 g,按酸溶法進行試樣分解,此為試料溶液B。
注:酸溶法具體步驟見文章《學標準——磷石膏中磷的測定(上)磷鉬酸喹啉重量法》5.4.1。
5.4.2 測定步驟
用移液管準確吸取25mL試料溶液B于100mL容量瓶中,加入10mL硝酸溶液(市售濃硝酸)及20mL水,搖勻,加入15mL顯色劑,用水稀釋刻度,靜置30min。空白試驗除不加試料外,其余同上。用分光光度計,10mm比色皿,在波長480nm、500nm分別進行測定,讀取吸光度,精確0.001,計算兩次吸光度差。用兩次吸光度差,在標準曲線上查得或由回歸方程計算出五氧化二磷的質量。
5.4.3 結果計算
5.5 水溶性五氧化二磷的測定
5.5.1 試樣的制備
從上文測定附著水所用的磨口瓶中稱取5g試料(m12),精確0.000 1g,放入研缽中,加水50mL,在研缽中研磨15min,將研磨后的試樣全部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,靜置30min后用中速定性濾紙進行干過濾,為試料溶液C,用于水溶性五氧化二磷的測定。
5.5.2 測定步驟
將所得溶液C按文中5.4.2的方法進行水溶性五氧化二磷的測定,其中試料溶液C的移取量為50mL。在標準曲線上查得或由回歸方程計算出五氧化二磷的質量。
5.5.2 結果計算